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航海技术(名称) 600301(代码)
二、招生对象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3年,最大修业年限5年
四、职业面向
表1 职业面向对应表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 行业 (代码) | 主要职 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交通运输大类(60) | 水上运输类(6003) | 水上运输业(55) | 船舶指挥和引航人员(1-82) | 船舶驾驶员 | 无限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三副或沿海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三副 |
发展岗位:按照国家海事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及相关规定,通过实习获得三副适任证书,再获取一定的海上服务资历,可直接晋升二副,逐步获取大副和船长船员职务。
五、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与大连国际、武汉海鑫、武汉海丰、香港海员工会、台湾万海、台湾台塑、东方海外、中远海运、上海鹤圣、苏州泛洋、北京华阳、武汉鑫裕盛、中国长航、重庆三益、重庆泽胜等国内外航运企业及船员公司等企业合作,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国际、国内航运企业和航运服务业第一线的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从事海船三副航行值班、货物积载与装卸、船舶作业与人员管理和海上无线电通信等实际工作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具有较好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面向航运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1)基本素质
①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②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2)职业素养
①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②具有良好的诚信品质和敬业精神,较强的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
③较强的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安全环保和服从意识
2.知识要求
(1)人文基础知识
①掌握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②掌握必要的军事国防知识。
(2)专业知识
①具有《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国内的法律、法规中对操作级船员的航行职能所要求的专业理论知识,包括:航海基础知识、船舶定位与导航知识、电子海图知识、船舶值班、避碰和操纵知识、驾驶合资源管理知识以及航海气象知识等;
②具有《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国内的法律、法规中对操作级船员的货物积载和装卸职能所要求的专业理论知识;
③具有《ST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国内的法律、法规中对操作级船员的船舶作业与人员管理职能所要求的船舶甲板设备及其维护保养的知识、应急程序的知识、国际国内海运法规知识和消防、救生、医护等基本知识;
④具有《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国内的法律、法规中对操作级船员的海上无线电通信职能要求的 GMDSS通信的知识;
⑤具有适应岗位需要的卫生健康知识。
3.能力要求
(1)通用能力
①具有适应岗位需求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②具有适应岗位需求的英语应用能力;
③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④具有其他适应社会的能力
(2)职业能力
①具有保持船舶安全航行的基本能力
②具有正确使用电子海图的基本能力;
③具有正确运用驾驶台资源的基本能力;
④具有安全运输货物的基本能力;
③具有正确使用、维护保养船舶甲板设备的基本能力;
⑥具有正确使用 GMDSS设备的能力
六、专业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根据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依据国家教育政策、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构建了岗位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二)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
表2 职业岗位能力及课程对应表
职业岗位 | 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 | 核心能力 | 课程名称 |
三副航行职能 | 船舶定位于导航 | 海图识读 | 航海学 |
船舶定位 |
测罗经差 |
特殊环境航行 |
电子海图使用 |
设计计划航线 | 图书资料使用 |
航行设计 |
驾驶台仪器使用 | 航海仪器操作与使用 | 航海仪器 |
船舶操纵与避碰 | 船舶避碰 | 船舶操纵与避碰 |
船舶操纵 |
英文资料获取和英语交流 | 资料阅读和人员交流 | 航海英语阅读与写作 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 |
气象信息的获取和分析 | 气象信息获取 | 航海气象 |
气象信息分析 |
三副货物积载和装卸职能 | 货物配积载 | 货物配积载 | 海上货物运输 |
货物装卸和管理 | 货物装卸 |
货物运输途中的管理 |
三副船舶作业与人员管理职能 | 甲板设备的使用与保养 | 船舶甲板设备的使用、检查和保养 | 船舶结构与设备 |
船舶消防设备的检查和保养 | 船舶管理 |
船舶救生设备的检查和保养 |
船舶作业管理和人员管理 | 船舶安全管理 | 船舶管理 |
遵守和应用国际公约、规则和国内法规 |
三副无线电通信职能 | 船上通信设备使用 | 船船通信 | GMDSS通信业务 |
船岸通信 |
标准航海通信用语海事通信 | GMDSS通信英语 |
(三)课程逻辑关系图

六、主要课程描述
(四)专业核心课程描述
表3 专业核心课程描述
课程 名称 | 航海学 | 开设 学期 | 2-3 | 学时/学分 | 128/8 |
教学 目标 | 掌握船舶操作级驾驶员航行职能中所必须的定位和导航知识。达到正确定位、观测罗经差和使用海图的能力。 |
教学 内容 | 地理坐标、相位换算、海图、航标、船舶定位、潮汐、时间系统、航线航法等。 |
教学 设计 | 教学方法:项目导向、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现场体验教学, 评价方式:分两学期授课,期末理论60%(机考或纸质考试),实训20%,平时20%。 |
课程 名称 | 航海英语阅读与写作 | 开设 学期 | 3-4 | 学时/学分 | 128/8 |
教学 目标 | 掌握船舶操作级驾驶员航行职能中必需的船舶口令、船舶各项作业标准用语的相关知识,达到人员沟通能力和无线电通信职能中利用以标准航海通信用语进行海事通信的能力。 |
教学 内容 | 船舶营运各环节用语及IMO标准航海通信用语。 |
教学 设计 | 教学方法:项目导向、情景模拟、角色扮演。 评价方式:理论70%,平时30%。 |
课程 名称 | 海上货物运输 | 开设 学期 | 4 | 学时/学分 | 80/5 |
教学 目标 | 掌握船舶操作级驾驶员必需的海上货运基础知识、船舶营运知识、货物配积载和运输途中管理的相关知识,达到货物配积载、货物装卸管理和运输途中管理的能力。 |
教学 内容 | 海上货物运输的基础知识,船拍营运知识;船舶的稳性、吃水差和强度计算杂货、散货、集装箱、液货等货物运输的特点及积载要求;了解与货物运输有关的国际公约、规则和国内法规。 |
教学 设计 | 教学方法:项目导向、案例教学、现场体验教学。 评价方式:期末理论60%,实训20%,平时20%。 |
课程 名称 | 船舶结构与设备 | 开设 学期 | 1 | 学时/学分 | 64/4 |
教学 目标 | 掌握船舶操作级驾驶员必需的船怕常识、船舶结构和船上设备的相关知识,达到使用、检查、保养各种甲板设备的能力。 |
教学 内容 | 船舶常识、船体结构与船舶管系、系固设备、货舱、舱盖及压载舱、起重设备的组成、使用、检查和保养注意事项。 |
教学 设计 |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现场体验教学。 评价方式:期末理论50%,实训20%,平时30%。 |
课程 名称 | 船舶避碰 | 开设 学期 | 3 | 学时/学分 | 80/5 |
教学 目标 | 掌握船舶操作级驾驶员航行职能中所必需的《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值班规则知识,达到遵守规则、运用避碰规则保证航行安全的能力。 |
教学 内容 |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条款。 |
教学 设计 | 教学方法:项目导向、情景模拟,案例教学。 评价方式:期末考试70%,平时30%。 |
课程 名称 | 航海气象 | 开设 学期 | 3 | 学时/学分 | 80/5 |
教学 目标 | 掌握船舶操作级驾驶员航行职能中所必需的各气象要素的相关知识,达到获取气象信息和分析气象信息的能力。 |
教学 内容 | 航海相关气象要素、水文要素观测及记录,各种天气系统的特性、报告程序和记录、船拍天气报告实训。 |
教学 设计 | 教学方法:项目导向、引导式、案例教学。 评价方式:理论成绩60%,实训10%,平时30%。 |
课程 名称 | 船舶管理 | 开设 学期 | 4 | 学时/学分 | 80/5 |
教学 目标 | 掌握船舶操作级驾驶员所必需的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规章的知识,达到遵守和应用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来安全管理船舶和人员的能力。 |
教学 内容 | 船员职务规则,船舶与船员安全管理方面的国际公约和法规,船舶与船员安全管理方面的国内法规,船舶安全生产规章,船舶防污染管理以及船舶应急等内容。 |
教学 设计 | 教学方法:项目导向、案例教学、现场体验教学。 评价方式:期末考试70%(机考),平时30%。 |
课程 名称 | 航海仪器 | 开设 学期 | 3 | 学时/学分 | 80/5 |
教学 目标 | 掌握船舶操作级驾驶员所必需的驾驶台各助航仪器的相关知识,达到正确操作各种助航仪器,并借助仪器安全履行航行值班的能力。 |
教学 内容 | 电罗经、磁罗经、测声仪、计程仪、GPS、AIS、雷达等有关基础知识;各设备的基本组成和基本操作。 |
教学 设计 |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情景模拟、现场体验教学。 评价方式:理论考试60%,实训20%,平时20%。 |
表4 主要训练项目
课程 名称 | 驾驶台资源管理(BRM) | 开设 学期 | 5 | 学时 | 40 |
实训 目标 | 使学员掌握驾驶台班组协同工作的要领,熟练掌握驾驶台工作的基本程序,有效利用驾驶台所有资源减少和避免人为失误,掌握制定各种计划的基本方法,提高高级船员的领导、决策能力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能够预测各类“偶发事件”并制定应对策略,以达到保证船舶营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之目的。 |
实训 内容 | 学习熟悉模拟器基本操作方法,互见中的避碰应用,能见度不良时的避碰应用,特殊水域的避碰应用,航行计划的制定,通过指定水域实际操作,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等。 |
实训 条件 | 本专业已建成符合STCW公约要求的航海模拟器。 |
课程 名称 | 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 | 开设 学期 | 5 | 学时 | 32 |
实训 目标 | 要求学生掌握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的一般性操作。 |
实训 内容 | 学习ECDIS系统组成检查;ECDIS数据与显示;ECDIS系统安全参数的设置;航线设计与航次计划;航行监控;航海日志;过分依赖电子海图的风险;系统测试与备用配置等。 |
实训 条件 | 本专业已建成符合STCW公约要求的电子海图实训系统。 |
课程 名称 | 雷达操作与应用 | 开设 学期 | 5 | 学时 | 48 |
实训 目标 | 要求学生掌握航海雷达的一般性操作。 |
实训 内容 | 雷达基本操作、雷达观测、雷达导航、雷达人工标绘、雷达自动标绘、AIS报告目标、试操船等。 |
实训 条件 | 本专业已配备满足要求的雷达真机设备、雷达模拟器设备及航海模拟器设备。 |
课程 名称 | 航线设计 | 开设 学期 | 5 | 学时 | 48 |
实训 目标 | 掌握海图改正的方法,掌握各种风流情况下的航迹推算方法,掌握中英版航海图书资料的查阅方法、改正方法和使用的注意事项,能设计沿海航线和大洋航线,为船舶定位和导航服务。 |
实训 内容 | 学习海图及图书资料改正、抽选海图及图书资料、查阅航海图书资料、绘制航线、编制航线表、航迹推算等。 |
实训 条件 | 本专业已配备满足要求的海图桌及作业工具、数量足够的海图及航海图书资料。 |
课程 名称 | 航海仪器的正确使用 | 开设 学期 | 5 | 学时 | 48 |
实训 目标 | 要求学生掌握常用航海仪器的使用。 |
实训 内容 | 学习磁罗经使用,陀螺罗经使用,测深仪使用,计程仪使用,GPS/DGPS使用,AIS使用等。 |
实训 条件 | 本专业已配备满足要求的磁罗经、陀螺罗经、测深仪、计程仪、GPS、AIS及相应的资料图表。 |
课程 名称 | 货物积载与系固 | 开设 学期 | 5 | 学时 | 32 |
实训 目标 | 掌握各种货物标志识读,各类货物积载与隔离,船舶水尺标志及载重线标志识读,各类船舶配积载图识读,为船舶货运服务。 |
实训 内容 | 学习货物标志识读;货物积载与隔离;船舶标志识读;配载图识读及系固;杂散货船配积载等。 |
实训 条件 | 本专业已配备满足要求的图卡图片及配积载软件。 |
课程 名称 | 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 | 开设 学期 | 5 | 学时 | 32 |
实训 目标 | 让学生不断提高听和说的能力,能进行一般的与业务有关的听说交流。 |
实训 内容 | 学习普通英语;常用命令;进出港业务;靠离泊作业;装卸作业;航行;海上呼叫;事故处理;海上救生与求生;修船与船舶保养;港口国检查;船舶保安;朗读等。 |
实训 条件 | 已建成供学生听说训练的多功能语音室。 |
六、教学进程安排
七、毕业要求
(一)基本要求
1.在修业年限内,须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修习完成所有必修课程和专业限选课程并获得相应学分;
2.在修业年限内,须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不少于9学分的任选课学分;
3.在修业年限内,须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不少于6学分的创新创业学分,其中理论课学分不少于2学分,实践学分不少于4学分;
4.在修业年限内,须通过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获得不少于3学分的素质学分;
(二)知识要求
1.具有《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国内的法律、法规中对操作级船员的航行职能所要求的专业理论知识,包括:航海基础知识、船舶定位与导航知识、电子海图知识、船舶值班、避碰和操纵知识、驾驶合资源管理知识以及航海气象知识等;
2.具有《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国内的法律、法规中对操作级船员的货物积载和装卸职能所要求的专业理论知识;
3.具有《ST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国内的法律、法规中对操作级船员的船舶作业与人员管理职能所要求的船舶甲板设备及其维护保养的知识、应急程序的知识、国际国内海运法规知识和消防、救生、医护等基本知识;
4.具有《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国内的法律、法规中对操作级船员的海上无线电通信职能要求的 GMDSS通信的知识;
5.具有适应岗位需要的卫生健康知识;
6.掌握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7.掌握必要的军事国防知识。
(三)能力要求
1.具有适应岗位需求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具有适应岗位需求的英语应用能力;
3.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4.具有其他适应社会的能力
5.具有保持船舶安全航行的基本能力
6.具有正确使用电子海图的基本能力;
7.具有正确运用驾驶台资源的基本能力;
8.具有安全运输货物的基本能力;
9.具有正确使用、维护保养船舶甲板设备的基本能力;
10.具有正确使用 GMDSS设备的能力
(四)素质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3.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4.具有良好的诚信品质和敬业精神,较强的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
5.较强的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安全环保和服从意识
6.学生必须考取专业培训合格证(即Z01、Z02、Z04、Z05、Z07、Z08六个证书)才能毕业。
八、实现培养目标途径说明
(一)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STCW公约对船员任职职能给予了新的定义,采取了“职能发证”的方法。国家海事局根据公约要求和国内法规制定了一整套行业标准。按行业标准和“职能发证”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航海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除获得毕业证书外,还将获得相应的专业培训合格证书和适任证书,这些证书由海事局给理论考试和技能评估合格后的学员发证,每项证书都充分体现船员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构建适应船舶大型化、智能化发展,具有“双证融通”特色的课程体系,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人才培养分为综合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航海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构筑了坚实平台。
运用我院“航海教育与培训质量体系”来全程监控、管理教育与教学活动,通过质量体系的内审和外审、本系及学院教育研究室督导组织的教学质量监督与抽查、每学期的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对专业教学全过程实行质量监控,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教师授课计划、教案、听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试卷、实验指导书、学生考勤汇总表、期中质量检查表、教学手册、教学进程记录表、学生成绩记载表、课程教学学期小结等各项文件齐全而规范。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
本专业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职业素质为核心、职业技能和岗位适任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国际海事组织STCW公约及国家海事局对远洋及内河船舶三副岗位的适任要求,按照突出职业素质、掌握职业基本技术知识、强化职业技能和岗位适任能力的原则进行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根据高职教育要求和航运的行业特点,对航海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进行改革。
1) 实施体现船员文化的素质培育。继续推行半军事化管理,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建立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秩序,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有着重要作用。实施海员文化培育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军事素质和过硬的外事处理能力、应变能力、海难求生能力,以适应航运事业国防性、艰苦性、流动性的特点。
2) 实施功能完善的船员职业能力培育。为提高船员操作技能,根据STCW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相关规则要求和船员可持续发展需求,对船员岗位的技能要求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设计合理的训练项目、教学大纲和考核模式,建立“虚实结合”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及校企紧密合作的船上训练机制,构建功能完善的船员职业能力培育体系。
3) 实施“校、企、政三方联动”的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新机制。
(1)在学校和企业、学生签订协议的基础上,形成以航运企业为中心的运作机制,以学校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共同担负起顶岗实践中的内容、形式、场地、纪律、安全、权益、考核、评价等管理职能。建立和创新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运行机制。
(2)建立质量信息反馈渠道,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以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要把质量监控体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特别是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三)教学保障与措施
1.教学团队保障
航海技术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其中远洋船长4人、大副1人、二副3人,值班水手1人,无线电专业教师1人,英语专职教师3人,另有兼职教师若干名,完全满足海事局要求的教学条件。
2.课程资源保障
为保障专业资源共享,专业开展网络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在现有教学资源平台上,每年度更新课程资源内容,并遴选符合当前市场需求、准备充分、资源质量较高课程,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建立课程试题库。同时与国内其他航海类专科院校共同建设了“航海技术国家级项目库”,现有各级课程资源表如表5所示。
表5 专业课程资源表
序号 | 精品课程资源名称 |
1 | 《GMDSS通信业务与设备》在线开放课程(省级、拟申报国家级) |
2 | 《船舶管理》试题库 |
3 | 《航海学》在线开放课程(院级) |
4 | 《船舶操纵与避碰》在线开放课程(院级) |
5 | 《船舶管理》在线开放课程 |
6 | 《船舶结构与设备》在线开放课程(院级、拟申报省级) |
7 | 《航海技术》国家级项目库 |
8 | 《航海英语》在线开放课程 |
9 | 《值班水手英语听力与会话》云教材(在建) |
九、建议与说明
(一)课程变更与置换说明
对照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对各专业产生变更的课程说明原因,并就学生重修该门课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见表6,表7;同时,根据本专业特色,对考取专业培训合格证的学生可以置换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学分(详见表8)及考取适任证书的学生可以置换相应的专业课学分(详见表9)。
表6 课程变更对照表
序号 | 2016版 | 2020版 | 调整情况 (新增/更名/删除) | 变更原因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1 | - | - | 160202006 | 航海心理学 | 新增 | 提高船员心理健康 |
2 | - | - | 160202015 | 运输业务与海商法 | 新增 | 提高陆上岗位业务能力 |
3 | - | - | 160203053 | 航海概论 | 新增 | 普及航海文化,增强航海认知 |
4 | 160204013 | 航海英语1 | 160204051 | 航海英语阅读与写作1 | 更名 | 与培训大纲接轨 |
5 | 160205014 | 航海英语2 | 160204052 | 航海英语阅读与写作2 | 更名、变更学分 | 与培训大纲接轨 |
6 | 160205015 | 航海英语3 | - | - | 删除 | 大纲变化,学时减少 |
7 | 160202004 | 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1 | 160203004 | 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1 | 学分变更 | 课程整合 |
8 | 160202005 | 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2 | 160203005 | 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2 | 学分变更 | 课程整合 |
9 | 160204006 | 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3 | - | - | 删除 | 学分合并 |
10 | 160204010 | 航海学1(基础) | 160204054 | 航海学1 | 更名 | 与培训大纲接轨 |
11 | 160205011 | 航海学2(航线设计) | 160204055 | 航海学2 | 更名、变更学分 | 与培训大纲接轨 |
12 | 160206012 | 航海学3(气象) | 160205061 | 航海气象 | 更名、变更学分 | 与培训大纲接轨 |
13 | 160203001 | 轮机概论 | 160202028 | 轮机概论 | 变更学分 | 与培训大纲接轨 |
14 | 160207018 | 船舶避碰 | 160205018 | 船舶避碰 | 变更学分 | 与培训大纲接轨 |
15 | 160207017 | 海上货物运输 | 160205017 | 海上货物运输 | 变更学分 | 与培训大纲接轨 |
16 | 160206009 | 航海仪器 | 160205009 | 航海仪器 | 变更学分 | 与培训大纲接轨 |
17 | 160203019 | 航海学4 | 160202056 | 航海学(拓展) | 更名、变更学分 |
|
18 | 160202020 | 航海英语4 | 160202057 | 航海英语(拓展) | 更名 |
|
19 | 160202021 | 结构与货运 | 160202058 | 船舶结构货运(拓展) | 更名 |
|
20 | 160201022 | 船舶管理2 | 160201059 | 船舶管理(拓展) | 更名 |
|
21 | 160202023 | 船舶操纵与避碰 | 160202060 | 船舶操纵避碰(拓展) | 更名 |
|
表7 课程置换对照表
序号 | 课程代码 (2016版) | 课程名称 (2016版) | 用于置换课程(2019版)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1 | 160203001 | 轮机概论 | 160202028 | 轮机概论 |
2 | 160204013 | 航海英语1 | 160204051 | 航海英语阅读与写作1 |
3 | 160205014 | 航海英语2 | 160204052 | 航海英语阅读与写作2 |
4 | 160205015 | 航海英语3 | 160204051 | 航海英语阅读与写作1 |
160204052 | 航海英语阅读与写作2 |
5 | 160204010 | 航海学1(基础) | 160204054 | 航海学1 |
6 | 160205011 | 航海学2(航线设计) | 160204055 | 航海学2 |
7 | 160206012 | 航海学3(气象) | 160205061 | 航海气象 |
8 | 160207018 | 船舶避碰 | 160205018 | 船舶避碰 |
9 | 160207017 | 海上货物运输 | 160205017 | 海上货物运输 |
10 | 160206009 | 航海仪器 | 160205009 | 航海仪器 |
11 | 160203019 | 航海学4 | 160202056 | 航海学(拓展) |
12 | 160202020 | 航海英语4 | 160202057 | 航海英语(拓展) |
13 | 160202021 | 结构与货运 | 160202058 | 船舶结构货运(拓展) |
14 | 160201022 | 船舶管理2 | 160201059 | 船舶管理(拓展) |
15 | 160202023 | 船舶操纵与避碰 | 160202060 | 船舶操纵避碰(拓展) |
16 | 160204006 | 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3 | 160203004 | 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1 |
160203005 | 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2 |
17 | 160202004 | 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1 | 160203004 | 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1 |
18 | 160202005 | 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2 | 160203005 | 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2 |
表8 专业培训合格证置换选修课学分对应表
序号 | 证书代码 | 证书名称 | 置换选修课学分 | 备注 |
1 | Z01 | 基本安全 | 2 |
|
2 | Z02 | 精通艇筏 | 1 |
|
3 | Z04 | 高级消防 | 1 |
|
4 | Z05 | 精通急救 | 1 |
|
5 | Z07 | 保安意识 | 1 | 两个证书置换1个学分 |
6 | Z08 | 保安职责 |
表9 适任证书置换专业课程学分对应表
序号 | 考试科目 | 适用对象 | 海事局海员考证要求 | 可置换专业课程名称 | 备注 |
1 | 船舶操纵与避碰 | 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 | 合格 | 船舶操纵 |
|
船舶避碰 |
值班与信号 |
2 | 航海学 | 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 | 合格 | 航海学1 |
|
航海学2 |
航海仪器 |
航海气象 |
3 | 船舶结构与货运 | 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 | 合格 | 船舶结构与设备 |
|
海上货物运输 |
4 | 船舶管理 | 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 | 合格 | 船舶管理 |
|
5 | 航海英语 | 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 | 合格 | 航海英语阅读与写作1 |
|
航海英语阅读与写作2 |
6 | GMDSS通信业务与设备 | GMDSS通用操作员 | 合格 | GMDSS通信业务与设备 |
|
7 | 水手业务 | 值班水手 | 合格 | 航海概论 |
|
轮机概论 |
(二)其他说明
1.本方案按照专业发展规划与行业技术发展规律,每年度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每三年修订一次课程体系,修订依据为年度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教学质量评估报告及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纪要。
2.为保障方案的持续性与科学性,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按照《皇冠体育官网人才培养方案办法》(川交职院函办〔2014〕45号)有关规定办理。
3.其他未尽事宜可在此处描述。